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提案参考选题目录
(共50条)
一、产业绿色崛起
1.加强规划与政策统筹协调,科学编制“十五五”总体规划;
2.强化科技创新支撑,推动产业链群发展;
3.加大招商引资力度,推动开发区建设上台阶;
4.做强生产性服务业,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;
5.加快集聚上下游左右链配套企业,提升市场竞争力;
6.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,打造一批新的增长引擎;
7.全面夯实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,持续优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功能;
8.加大新能源装备制造培育力度,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;
9.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促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;
10.支持高成长性企业做大做强,提升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质效;
11.进一步增强要素供给能力,营造良好产业生态;
12.加快推动黄冈、六安、信阳三市一体化协同发展,共同探索协同发展的有效突破点;
13.积极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,推动跨境电商发展;
14.积极推动豫东南高新区申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,加大高水平开放力度。
二、花园城市建造
15.规划赋能激发城市活力,“三网”同构提升城市品质;
16.创新运营塑造城市美好,精细治理彰显城市温度;
17.生态优先厚植城市底色,推进花园城市建造;
18.统筹推进引导县域发展,将青春元素贯穿城市规划、建设、运营、治理全过程;
19.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持续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;
20.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,推动城市有机更新;
21.优化房地产业政策措施,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;
22.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,
23.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,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;
三、乡村振兴扛旗
24.坚决守牢“两条底线”,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;
25.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有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;
26.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,加快建设农业强市;
27.积极培育和打造信阳区域公用品牌,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;
28.加强农村“三资”规范管理,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;
29.积极发展乡村旅游,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;
30.打造“信阳”精品农业品牌,推动农业品牌向“大、精、强”转变;
31.科学规划人口与产业向农村转移,促进乡村振兴;
四、交旅文创出彩
32.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物流网,做优“1+6+N”文旅体系;
33.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;
34.在“行走河南.读懂中国”中叫响“美好生活.青春信阳”文旅品牌;
35.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,推进“数字+旅游”;
36.深入实施“引客入信”计划,实现游客精准匹配与景区双向推荐;
37.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多业态融合,形成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;
38.推动信阳“交通枢纽”向“经济枢纽”转化,变“流量”为“留量”实现聚流效应;
39.加快推进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建设,打造更多沉浸式、互动式、体验式消费新场景。
40.加快布局临港偏好性产业,推动交通枢纽向产业枢纽迈进;
五、品质生活引领
41.建设书香信阳、运动信阳、健康信阳、青春信阳、幸福信阳,推进品质生活引领;
42.持续推进“万名学子回归工程”,大力实施“雁归来工程”;
43.大力实施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,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;
44.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,持续提升教育发展质量;
45.促进高中阶段教育优质特色和多样化发展,打造教育高地;
46.积极推进雷山匠谷建设,持续打造大别山区域“职教摇篮、工匠摇篮”;
47.加快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,提升公共卫生现代化建设水平;
48.积极推进全市县区级公立中医医院“两专科一中心”建设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;
49.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,强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供给;
50.加强中小学校食堂营养搭配及食品安全监督和管理,保障校园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