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老军歌的新内涵
“把两元钱(光洋)埋在地里,请收下”
“工农革命军好是好,可是,他们借了我们的门板去睡觉,还回来的不是原来的那一块,我家的门板是斗榫的,斗不上号,害得我找门板找了几天。还有啊,战士们睡觉用过的稻草遍地都是,成了牛栏了。”1928年1月,当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县城后,部队派人下乡领导贫苦农民打土豪,当地老百姓向毛泽东提意见。
这些违反群众纪律的现象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。1月24日,在遂川县城李家坪,他又向部队提出了六项注意:“上门板,捆铺草,说话和气,买卖公平,借东西要还,损坏东西要赔。”3月底,部队到达桂东县沙田村。在这里,毛泽东向全体官兵正式宣布“三大纪律六项注意”,并将“不拿群众一个红薯”改为“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”。
“规定得这样详细,有人说有必要吗?正是我们制定了这些严格的纪律,才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,红军才能打一个又一个胜仗。”高中华表示,正是在这样极其通俗朴素而又亲民爱民的军纪规范下,工农革命军渐渐摆脱掉残留在身上的旧军队的种种恶习,赢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爱戴和拥护。
一次行军途中,毛泽东得知有的红军战士因饥饿吃了农民地里的苞米。他立即通知部队集合,就地进行群众纪律教育,并亲自在一块竹牌上写道:“因为我军肚子饿了,为了充饥,把你的苞米吃光了,违犯了纪律,现在把两元钱(光洋)埋在地里,请收下。”
不久,一首歌谣便在井冈山地区的老百姓中广为流传:“红军纪律真严明,行动听命令;爱护老百姓,到处受欢迎;遇事问群众,买卖讲公平;群众的利益,不损半毫分。”
1929年初,红四军在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,由于条件恶劣,生活上不免马虎,随处大小便或光着屁股洗澡的现象在所难免。毛泽东担心这些不雅的行为引起群众不满,于是又加上两条,这就是“大便找厕所,洗澡避女人”。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就此诞生。
为方便战士们牢记军纪条文,1935年10月,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与时任宣传科科长刘华清商量,最终将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填入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民歌《土地革命已经成功了》的曲调,并模仿九字一句的写法,将纪律条文改编成朗朗上口的九字节歌词。由于歌词好记,旋律明快,这支军歌很快就在部队中传唱开来。
“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”
“毛泽东当时制定的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’语言通俗,是些既简单又好懂的短句,主要是考虑到红军官兵中文盲太多的缘故。”高中华介绍。后来,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人民军队建设的实践经验,逐步修改了一些字句,“将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人民群众,用最具体、最简要的语言固定下来”。
1947年10月10日,毛泽东发表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训令》,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做了系统规范——三大纪律:(一)一切行动听指挥;(二)不拿群众一针一线;(三)一切缴获要归公。八项注意:(一)说话和气;(二)买卖公平;(三)借东西要还;(四)损坏东西要赔;(五)不打人骂人;(六)不损坏庄稼;(七)不调戏妇女;(八)不虐待俘虏。
“不管走到哪里,老百姓都反映,这个军队和国民党完全不一样,这个军队是一个文明的军队,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军队。”高中华表示,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凝铸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铁一般的“第一军规”,成为无往不胜的力量源泉。
民心是最大的政治。
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,广大红军指战员斗争环境恶劣,时常忍饥挨饿,但始终对老百姓秋毫无犯,严格执行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。
解放战争时期有个广为流传的“锦州苹果”的故事,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,老百姓家里苹果收获了,战士们没有动一个苹果。攻入天津时,解放军战士只吃自备干粮,许多人连咸菜都吃不上,却对群众送来的饭菜一概谢绝。